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葡萄酒  维生素C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2016年原料药维持主角地位

   日期:2016-12-03     来源:中国医药报    浏览:1607    评论:0    
核心提示: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前3季度,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分别是上海怡世翔物流有限公司、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横店普洛进出口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销售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尽管近几年我国医药产业不断加速转型升级,外贸结构持续优化调整,但这一进程仍较为缓慢。

  2016年前3季度,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呈现量增价减态势:出口数量为676.05万吨,同比增长13.53%;出口均价持续下滑,同比下跌13.48%;出口额234.17亿美元,同比微跌1.77%。

  从月度出口情况看,前3季度,我国西药类商品量升价减的出口态势尤为明显。除1月份出口规模同比略有下滑以外,2~9月份单月出口量均同比增长明显。但前3季度单月出口均价与上年同期相比却全部下跌。在此作用下,单月出口金额在3月份、6月份、7月份和8月份保持了正增长,其他月份均出现负增长。

  原料药维持主角地位

  尽管近几年我国医药产业不断加速转型升级,外贸结构持续优化调整,但这一进程仍较为缓慢。从出口数据上看,今年前3季度,我国西药类商品三大类别出口比重未发生明显变化,西药原料仍为最主要的出口类别,出口额占比高达81.88%,西成药和生化药的出口比重分别为10.08%和8.04%。

  前3季度,西药原料出口维持去年以来的量增价减的态势,出口量同比增长14.25%,达620.57万吨;出口均价却同比下跌了13.73%,拖累出口额同比微跌1.44%,为191.73亿美元。在细分品类上,大环内酯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呼吸系统用药等几种大宗原料药出口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其中,仅有大环内酯类、维生素类两个品种出口均价保持稳定,其余的大宗品类出口价格不断下滑。在主要出口品种中,VE及其衍生物、泛酸及其衍生物、红霉素及其衍生物及盐、VB1及其衍生物出口额均有显著增长,且量价齐升;而四环素衍生物及其盐、阿莫西林三水酸、6-APA、对乙酰氨基酚等品种出口额则同比下跌超过10%。

  前3季度,我国西成药出口也同样呈现出量增价减的态势:虽然出口数量同比增长了13.51%,但出口均价却同比下滑12.14%。出口额23.61亿美元,同比微降0.27%。从细分品类来看,除了激素类药品出口额大幅下跌46.67%,且呈量价齐跌态势以外,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维生素类等品种出口均呈量增价减态势。激素类药品出口的大幅跳水,成为打破往年西成药出口持续良好增长态势的主要原因。

  前3季度,我国生化药出口数量同比微增0.64%,出口均价同比下跌7.37%,出口额萎缩至18.8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6.78%。

  出口市场格局不变

  前3季度,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市场格局未变,各大市场仍保持刚性需求:除对北美洲出口量同比微跌1.64%以外,对其他五大洲的出口量均实现同比增长超过9%。但受市场竞争激烈影响,对各大市场的出口价格却持续下跌:除对北美洲出口同比微降1.74%以外,对其他五大洲的出口均价同比下跌超过12%,由此造成我国西药类商品对六大洲出口额同比负增长。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依然是我国西药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额分别为106.65亿美元、63.59亿美元和31.64亿美元,对这三大市场西药类商品出口额占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总额的86.2%。

  前3季度,我国西药类商品共出口至203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出口前十大目的国家或地区依次为印度、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泰国和巴西,对这十大目的国家或地区的累计出口比重达57.7%。除对美国出口量价小幅下跌、对日本出口量价小幅攀升以外,对其他八大贸易伙伴的出口均呈现量升价减的态势。而从出口额上看,市场分化较为明显:对日本、韩国、德国、荷兰和意大利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对韩国出口额增幅最大,达11.16%。对印度、美国、西班牙、泰国和巴西则呈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其中,对印度降幅最大,下降了7.5%。

  作为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也是我国西药产业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印度在从我国采购上游原料药和中间体时不断压价,且将采购来的上游原料药和中间体加工成下游原料药和制剂,再低价出口,与我国产品争夺市场。而目前我国部分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出口退税倒挂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下游产品与印度产品的竞争。如生产扑热息痛的中间体对氨基苯酚,2015年其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3%,而扑热息痛的出口退税率依旧维持9%后,印度扑热息痛产能迅速扩张,印度企业通过挤压退税利润,低价从我国采购对氨基苯酚,再加工成扑热息痛后与我国同类产品展开竞争,抢占我国产品的市场份额,导致近两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持续低迷。此外,近年来印度还频繁对我国商品设置贸易壁垒,今年就先后对我国阿莫西林三水酸原料药和氧氟沙星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无疑使原本行情就不景气的我国上述产品出口雪上加霜。在此情况下,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和医药商品出口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帮助企业摆脱被动受制的局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出口结构调整的步伐,帮助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民营企业担当出口主力

  前3季度,我国有10711家企业经营西药类商品出口,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59家。其中,民营企业一直是我国西药出口的主力军,在三大类企业中占比79%,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05家,累计完成58.32%的出口额,同比增长4.5%;“三资”企业家数仅占出口企业总数的14%,其中众多企业都是知名跨国制药公司的在华企业,其产品档次及附加值较高,累计出口额占比达28.47%,但同比则下降了7.53%;国有企业仅有685家,较上年同期减少了40家,累计出口额占比13.2%,同比下降13.22%。

  长期以来,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西药类商品主产区。今年前3季度,浙江和江苏依然领衔我国西药出口省市榜单,两省合计出口份额高达37.25%。山东、上海、河北紧随其后,合计占比29.96%。上述四省一市西药类商品出口额合计占据我国西药类商品总出口额的近7成份额。其中,山东、河北的出口额同比实现2.75%、1.34%的小幅增长,而浙江、江苏和上海的出口额则同比分别下跌了2.77%、1.27%、9.8%。此外,在全国31个西药类商品出口省、区、市中,区域增长亦呈现冷热不均的态势。出口额增幅最大的5个省份是新疆、海南、吉林、贵州和广西,增幅依次为76.55%、50.38%、35.77%、29.63%、20.95%;出口额降幅最大的5个省份为青海、黑龙江、天津、安徽和内蒙古,跌幅依次为91.91%、38.11%、22.14%、18.56%、10.74%。由此可见,在出口竞争激烈导致价格不断下滑的背景下,东部省份由于受产业结构调整,人工、环保成本提升,资源优势弱化,以及出口基数较大等诸多因素影响,出口增长乏力;西部省份情况分化明显,有的省份能够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能转移,借助相对低廉的人力及资源成本优势和政策支持,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就整体而言,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东强西弱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变。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前3季度,我国西药类商品出口额排名前10位的企业分别是上海怡世翔物流有限公司、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横店普洛进出口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销售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其中,珠海联邦制药销售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和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异军突起,其西药类商品出口额增速均超过20%。但西药出口十强企业的出口比重仅为7.88%,这反映出我国西药出口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较小,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抗风险能力薄弱。

  (作者单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西药部)

 
    发酵工业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1年发酵工业网第1期电子周刊  |  2019年第13期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