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葡萄酒  维生素C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江大“发酵”名扬世界走出“师徒院士”

   日期:2017-12-02     来源:江南晚报    浏览:1089    评论:0    
核心提示:近日,“江南大学陈坚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消息传遍了无锡人的朋友圈。这位江大走出的第二位院士,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等热门议题的见解能为高校工作者带来哪些“灵感”?11月29日下午,记者走进江南大学,在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里见到了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
  
 

近日,“江南大学陈坚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消息传遍了无锡人的朋友圈。这位江大走出的第二位院士,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等热门议题的见解能为高校工作者带来哪些“灵感”?11月29日下午,记者走进江南大学,在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里见到了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北京归来第二天,他已进入工作状态,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开展科研,并与到访的日本企业人士洽谈技术合作事宜。

他是土生土长的无锡人

师徒接力钻研发酵工程

陈坚是土生土长的无锡人,父亲来自堰桥,母亲是周山浜人。说起自己的籍贯,他笑称自己是“正宗”的无锡人。1984年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在江南大学(时称“无锡轻工业学院”)攻读发酵工程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2005年起担任江南大学校长。可以说,他把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都奉献在无锡这片土地上。

1995年,江大走出了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伦世仪。伦老不仅是陈坚的导师,也是他的同事。“对待学生,伦老先生特别爱护;对待同事,则非常严格。”陈坚还记得自己读研期间,导师就是伦老先生。有一次发表论文,陈坚遵照当时的惯例将导师放在第一作者的位置,而把自己的名字延后,以示尊重。伦老得知后,特地动笔向杂志社写信希望把学生作为第一作者,而非导师。“工作中伦老对科学严谨、程序规范等研究标准非常严格,但论文发表、课题立项有同事想担任第一作者时,伦先生甘居最后。”他这种淡泊名利的做法给陈坚留下深刻印象,并伴随其以后的教学科研生涯。

“提携后辈,注重培养青年人。”这一传统流淌在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团队的血液里,目前团队十多名研究人员以中青年人为主力,新老相传接力研究发酵工程等相关技术。2015年“伦世仪教育基金”设立,用以捐助江大学生以及全国范围内发酵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而其捐赠者都是该研究室的毕业生。

20多家龙头企业入驻,产学研结合创出“香饽饽”

在生物系统与生物加工工程研究室门口,写着“携手合作共谋双赢”一行标语,下方挂着6家校企联合研究中心的牌子,其中一家是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门生产食品添加剂(如柠檬酸、柠檬酸钾、柠檬酸钠)的企业,从2010年起,协联能源便与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开展合作。陈坚告诉记者,每年元旦、春节、暑假等时节他都到公司参加技术会议,一年至少5次,确保及时解决生产上遇到的问题。

多年来,陈坚坚持从生产中发现问题,再把科研成果回归生产的“产学研”合作理念,密切合作之下该企业柠檬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16年,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和江大联合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校企合作何以达到如此成效?陈坚称,主要靠的是“信任”和“信心”。

在陈坚看来,与企业的合作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还包括在日常交流中,只有深入到双方生活中,才能为合作建立“信任”基础,“不然企业总会因为产品效果不佳来怀疑高校提出的方案有问题,而不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不足。”信任达成,产品效应提升后,企业才会对本身、对合作高校有“信心”,继而长期合作。据了解,正是在这种校企良好互动中,江南大学设立的协同创新中心目前已有20多家龙头企业入驻,成为有关企业争相联合江大进行技术创新的“香饽饽”。

发酵工程全球领跑,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关键

今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江大的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名列其中。在江南大学校长、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带头人的陈坚看来,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采访中,陈坚强调自己此次能获得院士的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要归功于整个团队,是团队的科研成果让他有机会能摘得此荣誉。他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更要重视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江南大学分别设立了“至善青年学者”“青年科研之星”等奖项,鼓励青年学者勇于创新、专注提升科研能力。

发酵工程是轻工技术与工程的二级学科,而中国是世界发酵大国,其产量世界第一,每年直接产值超过1.4万亿元,相关产品产值达到4万亿元。然而,中国还不是发酵强国,少数技术全球领跑,大部分技术是伴跑、跟跑的状态。“现实压力还有很多,比如生产效率、节能减排等,都要激励科研工作者不断去革新发酵技术。”陈坚校长告诉记者,这次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无形中让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技术创新一刻不能停。 

相关链接

江大“师徒院士”

成果简介

伦世仪,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发酵工程专家,中国第一个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奠基人,第一位发酵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发酵工程和环境生物技术的教学和科研40多年,在发酵过程动力学、高效生物反应器的研制、模型化和比拟放大、工业有机废物资源化及废水处理工程、颗粒污泥培养的可控化以及微生物去毒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国内外一流的成果。他研制开发的工业规模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的10多个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业规模装置,为淮河流域、太湖和长江流域的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达标作出了贡献。

陈坚,现任江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轻工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农林学部副主任,Food  Bioscience主编等。长期从事发酵工程、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省级(教育部、江苏省、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科技创新奖,中国专利奖金奖;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发酵工业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1年发酵工业网第1期电子周刊  |  2019年第13期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