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葡萄酒  维生素C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2007-2008中国糖酒食品业市场年度报告

   日期:2011-01-12     来源:发酵工业网    作者:发酵网    浏览:1153    评论:0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本次峰会的主办方,再次向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代表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我协会研究整理的2007-2008中国糖酒食品业市场年度报告。请各位与会专家和代表斧正。

上篇 2007年中国糖酒食品业市场盘点
  2007年,我国食品工业呈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果。企业规模明显扩大,规模效益显著提高;产品质量、卫生、安全状况得到改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品种日益增加;企业投资比重加大;国有企业改制进一步发展。
  2007年,受国际市场、国内流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地区粮油副食品价格出现较大程度上涨,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针对这种态势,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促进食品生产、保持市场稳定的措施,有关部门还加强了价格监测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范价格异常波动。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到位,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将得到有效遏制。

一、 食糖市场。
  2006/2007榨季全国食糖产量为1199.41万吨(其中,甘蔗糖1074.52万吨,甜菜糖124.89万吨),比上榨季增产317.94万吨,增幅36.06%,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全国制糖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86亿元,增幅为19.41%,实现利税总额88.8亿元,比上榨季减少9.8亿元。在市场方面,年均食糖销售价格为3780元/吨,虽说9、10月份出现了一波由资金面主导的投机性行情,但纵观全年走势,价格波动范围较前两年大大减小,最低约在3460元/吨附近,最高不超过4050元/吨,波幅不超过600元/吨。价格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运行,更重要的是产量和销量的大幅增加,使庶农的收入达到了理想水平,制糖企业的规模得以扩大,成本得以降低,实力得以增强,尤其是大集团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得以巩固。

二、 酒类市场。
  2007年,酒类行业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酒类管理条例逐步落实,人才队伍建设日渐完善,酒类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品牌建设步伐加快,行业效益再上新台阶,资本愈来愈成为主宰酒类行业未来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2007年,伴随着原材料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除葡萄酒行业表现相对平稳外,其它酒种的产品价格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预计2008年这种趋势还将进一步延续。

  白酒:2007年,全国白酒产量创下了21世纪以来的最高增长。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1.6%,比全年产量增幅高9.4个百分点。1至11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远高于产量的增长,显示白酒行业产品结构升级及高端化趋势明显。1至11月,利税总额同比增长为饮料酒各行业中增幅唯一超过30%的行业。白酒行业的景气度不断提高,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呈上升态势,利税总额超过亿元的企业不断涌现,亏损企业比例下降到12%的全行业最低水平。在市场方面,传统名优企业继续扩张在全国市场的份额,老牌二线名酒也纷纷发力,借助传统品牌优势与产品结构升级拓展市场。新产品、新工艺、新概念层出不穷,市场进一步细分。
  啤酒:2007年,啤酒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的增长均低于其它饮料酒的增幅,主要缘于啤酒行业的产品价格增长,保持了相对平均且低缓的增长速度,而生产成本的相对较快上涨,也集中诱发了国内啤酒企业集体上调产品价格。啤酒企业集团化、规模化的速度继续加快,产量与利润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产量超过百万千升的7家企业,合计产量和产值占行业比重分别达到42.5%和39.5%。国内啤酒集团呈现了由低成本扩张并购向理性的资源共享和整合之路发展的趋势。
  葡萄酒:2007年,全国葡萄酒产量的同比增长为饮料酒各行业中最高增幅。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落后于产量的增幅。生产与消费向骨干企业集中,综合规模最大的6家企业合计产量与产值分别占行业的39.8%和51.1%,而合计收入与利润的增长也明显快于行业的增长。从地域上来看,一些如河南、宁夏等地区的产能扩张明显加快。纵观葡萄酒行业,从政府管理到行业自身调节机制已比较完备,市场从感性消费正逐步向理性消费转化,品牌体系也开始从单一到更加丰富。特别是2007年新国家标准的出台、国际葡萄酒的规模化进入、国内企业自身的战略布局调整与国际化的深入,标志着中国葡萄酒已经与世界葡萄酒融为一体,从初级阶段进入发展阶段。
  黄酒:2007年,全国黄酒产量在饮料酒各行业中产量增幅最低。但全年完成产值同比增长仅低于白酒行业的产值增长,产值高于产量增幅近20个百分点。同时主营业务收入与利税总额在饮料酒行业中处于较高增长水平。黄酒产量最大的4个省份合计产量占全国全年总产量的93%,合计产值占全国全年总产值的比重为76.1%,而且这两项比重分别同比降低0.4和1.2个百分点,一方面说明黄酒产业出现了向传统区域以外延伸的苗头,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产业的延伸带动了产品价值的提升。2007年黄酒行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40.7%,不仅高于饮料酒其他行业该指标的增长,也明显高于本行业全年27.6%的工业总产值增长,说明黄酒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开始提速,逐步摆脱黄酒产品传统的低档次困扰,并由此带动黄酒产品整体附加值的提高。

三、 饮料市场。
  2007年软饮料行业依然保持产销两旺的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均比上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我国软饮料行业是高成长性的行业,成熟饮品增长稳定,新的热点和增长点不断涌现。2007年,龙头饮料企业开始新一轮洗牌,资本重组与并购不断上演,市场格局发生进一步变化。在各细分门类中,果汁和果汁饮料在产销量上与碳酸饮料大体上旗鼓相当,但在增速上大有赶超之势;饮用水市场仍然亮点不断,天然水的概念推广来势汹涌;茶饮料市场仍是巨头掌控的格局,新面孔不多;碳酸饮料仍是饮料行业的一个重要品类,“两乐”主导市场,主打体育营销牌;凉茶的巨大市场前景吸引了逐利的资本,加入凉茶行列的资本越来越多。

四、 乳制品市场。
  2007年,我国乳品行业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尽管上半年市场一度低迷,但由于国际市场乳粉价格攀升、货源紧张,国内食品生产需求量增加等原因,乳品行业尤其是乳粉生产、销售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好形势,价格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因而激活了近些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乳粉生产。由此,也相应带来了“奶源争夺”的白热化。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完全占据市场竞争的主动,整合、兼并、扩张的步伐明显加快,一些区域性乳品企业,依靠独特的产品定位与产品创新,在细分市场上努力发掘发展空间。

五、 调味品市场。
  2007年,调味品和发酵制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914亿元,同比增长27.9%。中国调味品市场经过几轮的行业整合和国内、国际资本整合之后,已经从一个相对滞后的行业,大跨越地转型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业。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调味品表现出向高档化发展的趋势,中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国家对调味品行业的不断规范,使得门槛逐步提高,加上国际化、专业化的并购重组相继上演,调味品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也将加速。传统调味品生产企业纷纷投资进行技术改造,调味品产品的技术含量日益增强,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外资对国内调味品市场的渗透力度加大,但由于我国调味品消费的区域性特色明显,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国内名优品牌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六、 休闲食品市场。
  2007年,休闲食品在食品工业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目前中国休闲食品销量在200~300亿元左右,未来几年估计每年增幅在15%左右。据近年市场调查,休闲食品在主要超市、重点商场食品经营比重中已占到10%(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以上,名列第一,销售额已占到5%以上,名列第三。调查显示,烘焙食品已成为休闲类食品的主流,并且随着食品科技的不断发展,休闲类烘焙食品在市场上仍具备不断上升的潜力。产品门类日趋多样化,新品不断问世,健康化、时尚化、差异化趋势明显,功能营养型休闲食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销量呈不断上升走势。

下篇 2008年中国糖酒食品业趋势展望
  2008年,我国糖酒食品行业仍将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势头,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在10%以上。“十一五”期间,那些能够积极适应消费升级、注重品牌培育、大力进行渠道建设、改善管理绩效、以市场为导向的优质龙头企业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并进而促进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和结构调整优化。全行业将加速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行业综合利用的水平会大幅度提高。而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也为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创造了条件,各子行业龙头企业会加大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与国际巨头强强联合、重新配置优势资源将成为民族品牌国际化的重点战略。在物料、加工成本继续加大的趋势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加之2008奥运来临,食品的功能性诉求将成为今年食品行业主流。众多的糖酒食品企业会以2008奥运为契机,加大“奥运营销”的力度。

  1、食糖:截止到2008年2月底,2007/2008榨季全国累计产糖951.62万吨,同期增产120.22万吨;全国累计销糖506.18万吨,同期增加16.81万吨,但累计销糖率低于前三年同期水平。根据今年年初预计,2007/2008榨季国内食糖产量将达到1350万吨,预计消费量将达到1300万吨,加上上榨季40万吨结转库存,以及近50万吨进口糖的压力,将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然而,由于南方主产区发生了大面积的冰冻灾害,尤其是广西产区,受灾范围广、面积大、持续时间长,灾情损失尚在评估,如果后期灾情继续扩大,全国食糖市场的供求关系可能会发生逆转。此外,今后国内食糖价格的走势,可能会越来越多地与其它商品加强联动性,同时也将更密切地同整个经济包括金融市场的走势结合起来。

  2、白酒:所得税的下调、新税制的实施,对整个白酒行业的业绩增长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产业调整加上消费升级等因素,都会带来企业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白酒的低度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主旋律。低端市场规模进一步缩小,高端市场继续呈现繁荣局面,从目前来看,高端产品的价格仍处于上升的周期内,预计2008年仍有一定的上浮空间。新品开发仍是白酒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从香型到口感,从制作到储藏方式等均有许多新的工艺或概念可以挖掘。

  3、啤酒:中国啤酒产量已连续五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世界上啤酒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啤酒需求量的继续增大,预计今年全国啤酒总产量将突破4000万千升。目前,我国啤酒行业正处在整合阶段的中、后期,行业竞争格局暂时稳定,行业集中度稳步提高,啤酒市场竞争者层次逐渐明显化。庞大的市场潜力与不断优化的市场环境,也吸引外资啤酒巨头加大投入力度,新一轮的品牌整合渐次展开。去年以来,看似应对涨价风潮的啤酒调价背后,隐藏着啤酒产品高档化的冲动。基本完成行业整合和市场拓展的啤酒行业开始着手提高利润率,2008年,更多高档啤酒将以产品升级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4、葡萄酒:目前,我国葡萄酒的人均年消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还处于开拓成长期,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以及消费结构升级、葡萄酒作为健康饮品的价值被广泛认同等因素,葡萄酒的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酒类消费中的比例亦不断提高。从目前的消费趋势来看,葡萄酒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并成为家庭自饮又一主力酒种。2008年,葡萄酒企业将会瞄准这一新生市场,深入开发与这一消费方式更加切合的产品。由于发达国家葡萄酒市场消费趋于饱合,更多的国际级品牌对中国这一新兴市场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开始对中国市场规模化进入。

  5、黄酒:随着消费升级的深化和消费者对黄酒营养功效的进一步认识,以及黄酒企业对产品口味的不断改进,黄酒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老酒种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黄酒消费结构逐渐转向中档及中高档,产品与技术不断创新。2007年的功能化尝试已经获得市场认同。在2008年,黄酒口感革命将与功能化变革紧密结合,成为新品集中区。龙头企业会继续加大营销力度与宣传投入,走出区域性消费的历史,全国性市场特别是一二线重点城市市场将被全面拓展,海外市场的局限也将被打破。

  6、饮料:软饮料制造业是食品行业中快速增长的子行业之一,行业需求不断提高,产能不断扩大,将使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在产销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饮品不断推陈出新,将衍生出更加广阔的细分市场空间。市场竞争也从产品的渠道与价格竞争升级到产品的创新与品牌竞争,一线企业将通过“产品线延伸”加“高端产品研发”的组合策略,继续扩张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高附加值、高毛利率、功能诉求明显”将成为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如功能性饮料、果蔬汁、乳饮以及融合三种品类概念的复合型产品等都将在今年大行其道。

  7、乳制品:2008年,随着国家奶业扶持政策的落实,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加强,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逐步规范,乳制品企业的效益将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也将逐步优化。骨干企业会加快在全国重点市场的布局,地方性品牌更多地会转入区域性市场的精耕细作。随着高端市场新面孔的增多,竞争开始加剧。乳酸菌市场持续升温,乳业市场将会出现乳酸菌产品和纯奶、酸奶共分客源的现象。在骨干企业规模继续扩张的前提下,奶源竞争仍然是今年各乳品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禁鲜令”的终结,对巴氏奶生产企业无疑是一大利好,其在产品营销尤其是对消费者的宣传策略上必大有文章可做。

  8、调味品:近年来,我国调味品行业目前进入了一个大转变、大调整和大分化时期。一方面是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并购,另一方面是传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国际竞争的困惑与顽疾的暴露,调味品行业需改善不足,以减少大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因素。龙头品牌将逐渐抛弃价格战,以产品的质优、健康和企业效益为发展侧重点;而中小企业将采取跟随策略。调味品产品更趋向中高档化,多元化趋势渐显,调味品原料也将越来越丰富。调味品产品在重视口味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营养健康,传统的调味品以及复合调味料都呈现出专业化发展趋势,针对某种特定的烹饪功能,或是特定菜式来生产某种调味料,市场进一步细分。

  9、休闲食品: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休闲食品已成为食品市场的新宠,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2008奥运之风席卷休闲食品行业,“运动”、“健康”就是最时尚的标签,休闲食品生产商将致力于休闲食品成为平衡膳食的一部分,低热量、低脂肪、低糖的休闲食品将成为新产品开发的主流,功能性产品的领域将进一步延伸。功能性糖果、低糖或无蔗糖类的糖果的比重会有所上升。饼干产品更讲求营养诉求,添加杂粮和膳食纤维的饼干将成为消费新宠。膨化食品、方便食品等门类在注重差异化的同时,推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拉动产品走向高端。

  各位来宾,朋友们,以上是我协会对2007年中国糖酒食品业市场的简要分析与展望,欠缺之处还请各位专家与代表指正。在本次峰会以及本届糖酒会开幕前夕,欣逢“两会”成功召开,党中央为我们勾画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我们相信,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国的食品行业也必将沿着一个持续健康的轨道发展。最后,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谢谢!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1年发酵工业网第1期电子周刊  |  2019年第13期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