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葡萄酒  维生素C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福建浦城县打造生物产业集聚洼地 蒙正生物一期“年产10000吨氨糖保健品”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日期:2018-11-07     来源:东南网    浏览:1804    评论:0    
核心提示:11月5日,在浦城县浦潭生物专业园,蒙正生物一期“年产10000吨氨糖保健品”项目建设正在加紧建设。“一期项目总投资1亿元,主要是利用浦潭生物专业园的技术、基础设施优势生产氨糖保健品,预计年底前可以投产。”项目负责人告诉笔者。除蒙正生物外,今年,浦城县已成功引进生物产业项目2个,总投资达3.95亿元,生物产业的“洼地”效应正逐渐凸显。
  
 东南网讯(通讯员 袁野 吴勇君)11月5日,在浦城县浦潭生物专业园,蒙正生物一期“年产10000吨氨糖保健品”项目建设正在加紧建设。“一期项目总投资1亿元,主要是利用浦潭生物专业园的技术、基础设施优势生产氨糖保健品,预计年底前可以投产。”项目负责人告诉笔者。除蒙正生物外,今年,浦城县已成功引进生物产业项目2个,总投资达3.95亿元,生物产业的“洼地”效应正逐渐凸显。
 
生物产业是浦城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全县已集聚正大生化、绿康生化、仙芝科技、永芳香料等一批优势企业,2017年11家规上生物产业企业实现产值约20亿元,占全县规上企业产值10.2%,上缴税收1.17亿元,占全县比重61%,成为浦城县主要财税收入、外贸出口的支柱产业。“生物产业具有准入门槛高、技术含量高的‘双高’特点,大部门规模企业都在我国北方。因为北方地区原料便宜、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所以我们在成本方面没有优势。”浦城县知识产权局局长徐晓川告诉笔者。既然没有产业发展优势,那么浦城县是如何孕育出一个体量达到20亿元产业集群的呢?
 
龙头企业埋下产业发展“种子”
 
上世纪70年代,浦城自然资源丰富且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省里在这里设立了生物制药厂,主要生产春雷霉素、骨胶等产品。改革开放前后,县里又争取到省上的科技项目,成立了浦城微生物农药厂,这也为浦城生物产业的发展埋下了“种子”。
 
90年代中期,在一次展销会上,已经发展为浦城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接触到了当时世界生物产业的知名企业——泰国正大集团(中国)农牧公司。经过一番交流,正大集团的负责人不相信在闽北山区会有一个工业产值超过1000万元、员工超过300人的生化企业。浦城县适时进行招商,并邀请正大集团代表来浦考察。经过实地走访,正大集团发现县生化公司主营产品饲料金霉素十分符合公司发展定位,且当时该公司发酵效价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995年10月1日,双方一拍即合,按3:7比例投资(生化公司占30%)成立中外合资浦城正大生化有限公司,并投资3290万元扩建年产饲料金霉素3000吨生产线。那是浦城正大公司的黄金发展时期,1996年公司进入全省工业企业创利税100强,居87位,随后公司逐步发展成为浦城乃至整个南平地区的生化产业龙头。 
 
“正大生化是伴随着改革开发的进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也是浦城生物产业的‘源头’。”县经信局总工程师姚金荣说,95年正大生化成立后,带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发展理念和企业管理机制,也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当时正大公司的很多年轻员工、管理人员,后来都成为浦城县生物产业的中坚力量。比如当时正大的董事长赖潭平,2003年自主创业成立了绿康生化有限公司,如今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浦城第一家上市公司。“老国企是生物产业成长的土壤,而龙头企业正大生化则埋下了‘种子’,并最终成长为浦城如今的支柱产业。”姚金荣说。
 

“政府搭台”激活发展动能

天气逐渐转凉,但走进浦潭生物产业园,处处可见火热的建设景象。“浦城县计划投资5亿元,总规划面积2万亩,打造浦潭产业园。”浦城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周少峰介绍,目前园区已经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2亿元,已入驻和计划入驻企业5家,总投资约60亿元,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将成为浦城生物产业发展新“引擎”。

建立浦潭生物专业园,也和正大生化密不可分。正大生化老厂区位于县城内,厂区四周被居民住房包围,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便面临着没有发展空间的尴尬境地。为此,县里便着手规划一个统一的专业园,方便所有生物企业发展。经过详细规划和论证,企业于2010年开始着手“退城进园”,2012年8月设备全部搬至浦潭生物专业园。搬迁过程分步实施,实现生产线不停产,厂区搬迁井然有序。“在退城进园过程中,党委、政府给了我们大力支持。除了7000万元的资金扶持外,还在人力、物力、政策等多方面给予帮助,这也是我们搬迁之后能保持平稳发展的基础。”正大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许意锋告诉笔者。

有了统一的发展平台,浦城生物产业才能更好地向园区化、集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园区建好后,不仅可以实现入驻企业集中供热、集中废水处理、集中固废处理,符合绿色发展需要,还可以通过集聚化优势不同产业链条的有机结合,最终为新项目落地和现有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基础保障。

有了产业发展平台,专业技术的保障也必不可少。2017年,浦城县与浙江科技大市场共同建成了全省首个县域科技大市场,可“牵线搭桥”促进浦城县生物产业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生物产业优势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目前已有绿康生化与华中农业大学、永芳香料与福州大学通过这一平台进行深度合作。此外,浦城县还利用该平台持续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入驻,利用技术优势,根据实际需求研发适合市场的新产品,做到“生产一批、研发一批、备用一批”。

“引资引智”驱动赶超引擎

不久前,总投资4.2亿元、年产5000吨的永芳香料迁建项目一期正式投产,二期项目预计年底开始动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永芳香料前身为县里的香料厂,在县里的牵线搭桥下,公司和全球香精香料公司(IFF)达成合作,在浦城县建设亚洲合成香料基地,将建成以全球市场为主、兼顾国内市场的销售平台和网络,产品80%出口欧美亚市场。

跨国合作,只是浦城生物产业企业谋求转型升级的策略之一。近年来,浦城县根据绿色生态发展要求,立足“引资引智”,针对生物产业各大企业制定不同发展方案,配齐工作小组,采用上市融资、科研创新、技改升级、跨国合作等不同方式,主动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目前生物产业集群中的11家规上企业,近三年都保持6%左右的稳定增长,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

“浦城发展生物产业虽然在原料、运输上不占优势,但我们的企业在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上都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徐晓川告诉笔者,以绿康生化股份为例,公司2003年成立,仅仅用了15年就在深交所上市,创新驱动是其核心竞争力。为凝聚创新合力,绿康生化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先后高薪聘请来自韩国、新加坡、巴西等地的5名国外专家,并与湖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组建50余人的科研团队,每年投入千万余元进行技术攻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凭着科技创新,绿康公司在微生物发酵领域独领风骚,是全球少数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通过美国FDA现场审核的企业之一,还是国内杆菌肽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商和出口商之一,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在同行业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目前,全县生物产业中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拥有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11家规上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7件,占全县有效发明专利的77%,充分体现浦城县生物产业的创新能力、研发水平。”徐晓川说。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1年发酵工业网第1期电子周刊  |  2019年第13期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