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葡萄酒  维生素C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美国大旱 戳穿转基因“科学神话”

   日期:2012-08-2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浏览:1101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转基因专项是否启动成谜  今年的美国大旱对农作物的影响极大,也让全球的粮食期货业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  近期,中国食
  

——中国“转基因”专项是否启动成谜

  今年的美国大旱对农作物的影响极大,也让全球的粮食期货业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

  “近期,中国食品行业所需的进口小麦、大豆和玉米等原料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国内一位食品加工行业的采购经理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本月初,在英国《金融时报》标题为“市场押注玉米价格将飞涨”的报道中,美国农业部的周度调查显示,过去一个月美国整个中西部地区的玉米出现枯萎,截至上周末已有48%的玉米作物被评级为“差”或者“非常差”,这是1988年以来最糟糕的评级情况。

  “美国根本不怕玉米减产,它非常乐见天降一个让价格暴涨的合法机缘,更是挽救转基因玉米的极好口实,虽然转基因玉米更怕旱。”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顾秀林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减产增收比世界粮食安全更符合美国的利益。

  但凡思维正常的普通人都认为气候对农作物的生长会产生影响是天经地义的规律,而科学界曾经向公众鼓吹的生物科学领域的光明前景——未来可以把产生光合作用的植物绿叶素与动物基因组合起来,那么家畜将不用再吃饲料,只需要喝水晒太阳就可以长肉的“神话”依然没有实现。

  “人类基因图谱已经完成10年了,但基因诊断和基因药物都没有什么真正的进展,方向似乎错了。在实际的临床治疗方面,还是传统的经验有用。”这类关于基因生物技术无太多实际应用价值的观点并非来自某类小报的报道,而是出自2010年6月12日《纽约时报》。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起,“未来将进入生物时代”的观点就在科技和教育界流传,一些连年亏损从没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美国资本市场上也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和力挺,但直到2009年,美国生物制药行业才终于实现第一次盈利。

  带着疑问,《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向国内多位生命科学领域的学者询问,“为什么今年的美国大旱,转基因技术没有对农作物起作用?”只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蒋高明研究员表示:“转基因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今后还会暴露更多的问题的。”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