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葡萄酒  维生素C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从“佰佳信”聚乳酸产业链项目看我市生物化工产业发展

   日期:2010-09-12     来源:牡丹江日报    作者:张守梅    浏览:742    评论:0    
核心提示:从佰佳信聚乳酸产业链项目看我市生物化工产业发展对于我市来说,聚乳酸项目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个项目的问题,也不只是一个产业链的
  
 ——从“佰佳信”聚乳酸产业链项目看我市生物化工产业发展

“对于我市来说,‘聚乳酸’项目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个项目的问题,也不只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它对我市建立环境友好型特色的生物化工产业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生物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具有深远意义。”在9月3日“聚乳酸”产业链项目签约现场,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作为生物化工产业,“聚乳酸”是由玉米或玉米芯发酵产生的乳酸聚合的新型生物材料,由于利用可再生资源,又可生物降解,加之生产成本有可能与现有石油基塑料制品相当,目前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石油基塑料的替代品。

也就是说,在我市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今天,如能加快建设这个项目,就能助推我市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生物化工产业的发展。

产业基础

生物产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也是最现代的产业。随着20世纪以来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产业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生物产业可更新和替代重化工业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行业和产业内容。比如说在生物材料、生物复合建材、基因工程,胚胎生物工程等领域,生物产业均有不俗的建树,其重要性不断增强。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生物化工产业也积累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生物化工企业由初期的1家(牡丹江制药厂)发展到现在的7家,产品由初期只能单一生产淀粉、葡萄糖产品,发展到目前能生产VC、红霉素原料药、羟乙基大分子等20个国内外知名产品。我市现有的7家企业,占地面积为79.5万平方米,年处理玉米能力40万吨,年生产淀粉能力为25万吨,企业全部资产10.7亿元。虽然这样的生产规模不能与先进地区相比,但综合全省生物化工产业情况,我市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重点发展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六大战略新兴产业,突出抓好粮食化工、生物化工、农药等门类的发展。尤其是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化工板块要有所突破,并将牡丹江生物化工产业纳入全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工作中。按照省里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通过对生物化工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前景等进行了调研,初步形成了生物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按照这个规划,我市争取到2013年使生物化工产业企业数由目前的7家发展到12家,玉米加工能力由目前的37万吨扩产到70万吨,主要产品种类由现在的20种发展到30种,年销售收入达到35亿元,利税总额达到10亿元左右。到“十二五”末期,全市生物化工产业企业数发展到15家,初步形成生物化工产业集群。玉米深加工能力达到90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45亿元。

“聚乳酸”产业链项目的签约,无疑让我们离这个目标又近了一步。

吃配链条

生物化工产业的规划,指出了我市的发展重点,那就是运用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老企业,发展新企业,重点发展以玉米为原料的5个产品吃配链条。

这5个产品吃配链条一是玉米、淀粉、葡萄糖、山梨醇、VC(含VC钠、VC钙)进行深加工的产品链条;二是绿色无公害生物农药阿维菌素、多杀菌素、井冈霉素及色氨酸等生物工程产品链条;三是以淀粉为溶媒提取材料的抗生素原料药及系列产品(乳糖酸红霉素、阿奇霉素、硫氢酸红霉素等);四是以淀粉为主要原料生产羟乙基大(小)分子原料合成及羟乙基淀粉输液产业链条;五是以发展用玉米芯制造糠醛、无公害清雪剂、环保碳系列产品、糠醇为主的综合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我们看“聚乳酸”这个项目,该项目以玉米或玉米芯为原料生产乳酸、聚乳酸,正是第五条产业链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据说,这个产品绿色、环保,科技含量高,是石油基塑料制品的理想替代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来“聚乳酸”项目如能形成规模生产,将极大提升这个产品链条的科技含量。

再详细点说,“聚乳酸”项目上马后,不仅可进一步做强、做大我市的生物产业链条,推动生物化工产业加快发展,还必将成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成为推动我市项目建设及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特别是通过这个项目作为纽带,我市与江苏省常熟市建立了友好经济合作关系,同时又引进了常熟市长江化纤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两个战略合作伙伴,为下一步开展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珠联璧合

这个项目由常熟市长江化纤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牡丹江市佰佳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运作,这三者一个提供生产技术,一个主打科技攻关,还有一个提供原料保障,可谓珠联璧合。

按照合作协议,项目合作的三方将共同开发“乳酸”技术、玉米芯发酵技术、“聚乳酸”技术、“聚乳酸”纤维技术、“聚乳酸”改性增强技术、聚乳酸加工成型技术等,初步决定在我市建设“聚乳酸”生产基地,推动我国“聚乳酸”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

合作项目以玉米芯为原料,应用发酵技术生产乳酸,经聚合产生新型生物材料--聚乳酸。整体投资将达到6.5亿元,规划年产“聚乳酸”6万吨。因为有东北地区的玉米原料优势为依托,再加上投资三方的技术优势和产业链合作模式,未来的5至10年内,该项目有望在牡丹江建成世界级的生物新材料生产基地。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常熟市长江化纤有限公司是生产涤纶等工业丝的专业企业,是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这家公司首创的“聚乳酸熔体直接纺丝”方法生产聚乳酸纤维技术已研发成功,获得国家专利。正在实施的聚乳酸纤维项目已于2007年列入国家“863”计划,并通过相关部门的成果鉴定,目前这个项目正处于每年500吨工业化试生产阶段。也就是说,“长江化纤”无疑是提供生产技术的最佳合作方。

另一家合作伙伴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科技部直属的工程中心,主要从事生物技术下游研究,为生物技术试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转化提供关键性、共性的工程化和工业化技术的研究。毋庸置疑,这个“中心”主要提供产业链的科研支持。

除“佰佳信”将投入生产、研发活动外,我市还将主要承担发挥原材料基地功能这一任务。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我市地处“北大仓”腹地,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在290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海林、宁安、林口、东宁和穆棱,常年产量在137万吨。加上我省东部的佳木斯、鸡西年产玉米总量为200万吨左右,周边邻省吉林省常年产玉米在2000万吨,这样的种植规模,其副产品玉米芯的数量应能支撑产业链项目的需求。

“产学研”再加原料基地,打造这条产业链的基础条件已全部到位,剩下的就是如何进行实质操作了。华东理工大学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张嗣良教授在签约仪式上表示,这项技术在国内虽还未形成“万吨”规模的企业,但国际上在2009年已形成50万吨的规模。预计5年内将形成300万吨以上的行业规模。目前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已开始谋划在我国扩展该产业,国内一些大中型企业也在持续关注这个项目。

张嗣良的话表明一个观点,那就是在“聚乳酸”这个项目上,我市抓住了先机。抓住先机的雪城,会在合作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搭上发展生物化工产业的快车,让生物化工产业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又一推力。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1年发酵工业网第1期电子周刊  |  2019年第13期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