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葡萄酒  维生素C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扬州两益生菌项目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日期:2016-02-29     来源:江苏省委新闻网    浏览:1268    评论:0    
核心提示: 从2012年开始,江苏东宝农药化工有限公司与南京工业大学开展合作,“我们将地衣芽孢杆菌高产菌株作为一种研究主体,分离提取出活性抑菌蛋白,明确了这种菌株的抑菌、促生、杀虫的机理。”孙红军说,他们将地衣芽孢杆菌的发酵液运用于植物上,等于让植物也“吃”上益生菌,同样达到了对水稻纹枯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油菜菌核的抑菌和抑虫的效果。  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核心是优良菌株、发酵剂、发酵工艺技术以及围绕益生菌的新型产品开发。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起,江南大学开展了益生菌的大规模分离和筛选,
  
  昨天上午,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15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员和我省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员。据了解,在此次颁发的183项省科学技术奖中,我市共有17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 两项,二等奖三项,连续七年我市获奖项目数量超过15项。副市长何金发出席会议。
 
  给植物“吃”益生菌
 
  生物农药解决稻瘟病等主要病害
 
  益生菌对于人体的作用已经家喻户晓。不过,你知道吗?益生菌还能够给植物使用,起到除虫除害的作用。此次,益生优良芽孢杆菌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了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江苏东宝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红军介绍,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传统防治稻瘟病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化学农药,农作物上很可能有农药残留,对人体产生伤害。”
 
  从2012年开始,江苏东宝农药化工有限公司与南京工业大学开展合作,“我们将地衣芽孢杆菌高产菌株作为一种研究主体,分离提取出活性抑菌蛋白,明确了这种菌株的抑菌、促生、杀虫的机理。”孙红军说,他们将地衣芽孢杆菌的发酵液运用于植物上,等于让植物也“吃”上益生菌,同样达到了对水稻纹枯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油菜菌核的抑菌和抑虫的效果。
 
  优良菌株和发酵工艺
 
  扬州企业推动无添加发酵乳产业化
 
  此次,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参与的“新型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研究与开发”项目也获得了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核心是优良菌株、发酵剂、发酵工艺技术以及围绕益生菌的新型产品开发。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起,江南大学开展了益生菌的大规模分离和筛选,得到了20多株具有重要益生功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菌株。从2007年开始,江南大学、扬大康源乳业有限公司等紧密合作,先后攻克了益生菌在产业化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我们将研究成果进一步产业化。”该负责人表示,在产品发酵过程中,采用了项目中最新研发的“高活力发酵剂和低温长时发酵技术”,这项新技术应用在牛奶发酵过程中,使目标功能益生菌快速增殖,活菌数达到每克100亿株以上,并保持相当的活力,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和风味。“我们还应用了项目研发的无添加发酵乳技术。公司近几年推出的多款酸奶产品中即采用了此项技术,并添加了项目中筛选的专利益生菌。”据了解,这一科技成果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现销售收入上百亿元。
 
  通讯员 柯季 记者 邹平

相关报道 

与益生菌共舞 南工获奖女教授有点“不一般”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胡永红教授 

中国江苏网3月7日讯(记者 郭蓓 通讯员 杨芳)你以为工科女教授就是带着研究生天天啃文献,泡实验室吗?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胡永红教授可完全颠覆了你的认识。她是一位爱生活、有情调,拿大奖、惠民生的强人。
 
37种益生菌,改变治疗理念
 
“你喝过‘养乐多’吧?那里面就有好多益生菌。”胡永红教授信手拈来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她刚刚摘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科研项目“益生优良芽孢杆菌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胡教授介绍说,益生菌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目前国际上应用于工业生产的益生菌达6000多种,而我国只有500多种。
 
长期以来,我国益生芽孢杆菌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着高产菌株少、产品活性低、生产成本高等技术瓶颈。1997年,胡永红开始从事食品添加剂研究,随后将研究方向拓展至精细化工、农用生物制品开发等领域。培育出活性更高、遗传性能更稳定的菌种,解决益生菌发酵中遇到的共性问题,这一目的始终引领着她不断前进。经过近20年的研究,项目组现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达37种。
 
“我们将培养好的芽孢杆菌种子,接种入发酵罐,然后培养……”胡教授的研究生顾鹏飞介绍。“我们生产的益生芽孢杆菌产品货贺期比行业水平提高近50%以上,生产周期也缩短了40%左右,能耗大幅度降低。”胡教授欣慰地介绍。
 
“一举三得”,生态理念指导研发
 
“化学农药在农作物上有残留且导致土壤板结等次生问题,作为科学研究者,我们必须以生态的理念指引研发方向,因此发展生物农药是趋势,也是绿色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胡永红表示。益生菌除了在工业、食品和医药方面发挥着作用外,在农业上也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恰如通过调节菌种平衡来治疗肠道毛病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益生菌启动植物、动物免疫系统。”
 
据介绍,通过对农作物喷洒益生芽孢杆菌,或对农作物的种子进行浸泡益生芽孢杆菌等方式,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尤为令人称道的是益生菌能促进植物生长,且对人体无害,可谓“一举三得”。 “比如,你种的是黄瓜,黄瓜容易生灰霉病,我们喷洒益生菌生物农药后,益生菌就会与灰霉菌发生竞争,抑制病原菌从环境中汲取养分,使其无法存活。”胡教授形象地介绍了其研发时采用的病原菌和有益菌共生,通过物竞天择的竞争抑制理念,达到的绿色生态效果。同时益生菌可以净化水质,提高动物消化酶活性,提升动物免疫力,可被应用于饲料及水产养殖等领域。
 
利用农用生态制剂防治病虫害的技术,胡教授项目组协同省农科院、农业技术推广站已建立了千余亩生态示范区,示范区内作物真菌病害抑制率达89%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50%以上,农药残留低于国家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情调有品味,生活工作相益彰
 
“这盆多肉是张玉皓的”“那盆青菜是邓人伦的”“这几条金鱼是李涛的”……走进胡教授的实验室,满目葱茏、充满生机。一盆盆低垂的绿萝、一簇簇萌萌的多肉、一尾尾游走的金鱼,让人心情舒展愉悦。胡教授指着那些排列有序、装点精美的盆盆罐罐如数家珍般地介绍道。
 
“我要求学生们会学习会工作会生活,生活是诗意的,科研工作也要学会诗意地栖居在平凡的生活中。”胡教授说,科技改变生活,作为生命学科的研究者,要能够将所知所学真真切切地用到改变生活上去。养花养鱼可以用到科研产品,还能美化实验室的环境,同时也提升了研究生的责任感,提高动手能力,综合素质提高了,实验能力还会差吗?“其实,我们养这些小case啦,这些动植物中都有我们的益生菌,所以你看这些植物比一般的植物长得欢实,这些小鱼比一般小鱼游得自在。”研究生王春晓悄悄地说道。
 
据悉,胡教授还要求学生懂色彩搭配,懂得做家务,做一个知生活、爱生活、会生活的人。正如她所说:“只有了解生活的美、热爱生活、学会生活,才能激发热情,奋斗青春,关爱世界,发挥特长与专业优势,做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南工大美女教授每天和益生菌打交道


 南工大美女教授每天和益生菌打交道
南工大美女教授每天和益生菌打交道
南工大美女教授每天和益生菌打交道
南工大美女教授每天和益生菌打交道
南工大美女教授每天和益生菌打交道

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日前公布,江苏省共有183项成果获奖,其中我省高校18项成果获得一等奖,占一等奖总数的90%。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走进南京工业大学的实验室和生态示范区,认识一项正改变着我们生活的科技项目。

 

 

她开发出了37种益生菌

 

 

益生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比如我们经常喝的各种益生菌乳品、调解肠胃的益生菌冲剂等等。因安全高效的独特优势,益生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目前国际上用于工业的益生菌有6000多种,而国内只有500多种。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胡永红教授带领团队,经过近20多年的研究,开发了37种益生芽孢杆菌,可以说是国内研究益生菌的顶级战队。此次,由她主持完成的 “益生优良芽孢杆菌发酵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获得了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个项目成果不仅增强了益生芽孢杆菌的活力,而且缩短了其生产的周期,这就意味着,将来我们喝到或者吃到的益生菌类食品、药品,将更有效、更便宜。胡永红教授告诉记者:“这个项目能够有效的实时在线控制芽孢杆菌,所以降低了成本,同时又提高了发酵效率,我们跟企业合作开发了,在改善人的肠道上面应用的药物。”

 

 

益生菌生物农药 保卫舌尖上的安全

 

 

胡永红教授表示,除了工业、食品和生物医药,未来益生菌在农业上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益生优良芽孢杆菌对我们人体是有益的,对于不少蔬菜水果农作物的害虫来说,却是天敌。

 

 

胡教授的团队协同农科院、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南京栖霞区建立了一千多亩生态示范区,喷洒益生芽孢杆菌后,示范区内作物真菌病害抑制率达89 %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50%以上,农药残留低于国家标准。胡永红教授说:“我们希望生物农药,能够解决现在的病虫害问题,因为生物农药有个好处,一个是它安全,第二个既能抑菌杀虫,又能促植物的生长,一举三得。”

 

 

科技创新要接地气

 

 

如今,胡永红教授主持的这一项目成果核心专利,已经获得2015年“中国优秀专利奖”。胡教授告诉记者,她的偶像是屠呦呦先生,但并不是因为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而是因为她不求名利、不求回报、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胡永红教授表示:“我们不但要顶天也要立地,顶天就是我们要做最前沿的科研,立地一定要跟我们的地方经济,跟我们的产业结构要紧密结合,所以我们的科研要更接地气,怎么样把我们的科研成果用到产业上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1年发酵工业网第1期电子周刊  |  2019年第13期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