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葡萄酒  维生素C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我国近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魏喦寿

   日期:2011-01-12     来源:发酵工业网    作者:发酵网    浏览:1545    评论:0    
  

魏喦寿,微生物学家,应用化学家。我国近代工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从2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应用微生物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研究发酵生产酒精和腐乳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培养了一批高级人才。

  魏喦寿,字孟磊。1900年7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鄞县的一个绅士家庭。父亲魏伯桢。1921年魏喦寿在上海著名的私立南洋中学毕业后,于1922年入日本京都大学化学工程科,在喜多逸源指导下学习化学和微生物学,并进行真菌学研究。在京都大学学到的工程技术功底和化学、微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为他归国后在应用微生物学方面进行开拓性工作准备了较好的条件。

  归国时正值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他在国民革命军中担任过技术工作。1927年至1930年在上海国立卫生实验所从事研究工作,1929年任国立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教授。1930年至1937年任国立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主任和教授,该系是我国第一个农业化学系,此时他开始研究我国传统的发酵食品。1935年受实业部的推荐,魏喦寿曾兼任中国酒精厂总工程师。抗日战争期间,魏喦寿奉资源委员会之命在四川筹建了内江酒精厂、泸州酒精厂,1940年又在云南省创建了昆明酒精厂,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生产出了酒精,为战时的交通运输提供了能源。1945年台湾省归回祖国怀抱,他受命前往台湾接收由日本经营的台北帝国大学,该校更名为台湾大学。魏喦寿被聘为工学院院长兼化学工程系主任,并在农业化学系教授微生物学。1957年他在台湾筹建了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至逝世前一直任该所所长。

  魏喦寿在日本求学期间,1926年即以大学生的身份出席了在东京举行的环太平洋地区科学会议,向会议提交了他的第一篇研究报告——"两种新的致东方木结构房屋腐朽的霉菌"。这表明魏喦寿从一开始就将研究工作紧密结合人类的生活。在此后的40余年中,他始终不渝地献身于发展我国的现代应用微生物学及其生产事业。1927年归国后,他在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带领学生们从事我国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的分离和研究工作,1929年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报道了他在腐乳中分离的一个毛霉新种,1931年他和他的学生方心芳一起在《新农通讯》上发表了"中国酱醪中之数种酵母菌",他分离的一种拟青霉曾被青霉菌专家C.汤姆(Thom)于1930年出版的《青霉菌》(ThePenicillia)专著所收录,这是我国科学家从发酵食品中分离出的第一批工业微生物菌种,为我国工业微生物学进行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从1959年开始,他主持编纂了《应用微生物图谱》,这部著作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年报中分15次连续刊登了11年,从中反映出他对各类微生物认识和驾驭的高深造诣,对于科研、教学乃至产业部门都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魏喦寿在兼任中国酒精厂总工程师时,曾试验利用甘薯作为生产酒精的原料,并采用纯种酵母菌发酵以提高发酵效率。抗日战争期间,他领导的酒精厂在当时的大后方起了示范的作用,后来其它多个省都按照他提出的生产工艺建立起酒精厂,对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57年他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发表的研究论文"霉菌和细菌的淀粉酶之联合作用",向国外介绍了我国白酒酿造中用麦子制成的酒曲是结合采用了霉菌和细菌的淀粉酶,可以协同地完成淀粉的液化和糖化过程。这一论文不仅从酶学水平总结和提高了传统东方酿造工艺中的复式发酵过程,而且后来被成功地应用于印染工业的退浆工艺中去。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魏喦寿是迄今为止研究腐乳最系统和深入的科学家。他从20年代后期开始就对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腐乳进行研究,一直延续到60年代后期,他在1968年完成的腐乳研究的《技术总结报告》,从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当时具有最高水平,直到今天也是有关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这些成就和在他临终那年出版的《高粱酒》一书,表明他对于我国传统发酵技术所具有的深刻理解,也体现着他重视总结提高中华民族的优秀科学遗产,并从中吸取其精华加以发扬光大的责任感。

  早在30年代,魏喦寿即在日本《发酵协会志》上多次发表过他以紫外线照射观察青霉菌、根霉菌和酵母菌的结果。这在当时是少见的。1953年他发表的"紫色花蜜腺酵母菌之研究"一文,介绍了他早年在紫外线下观察微生物的经验,成功地鉴定了从植物蜜腺中分离的用肉眼难以区分的红酵母。此外,在50年代他还用较多时间研究过藻类单细胞蛋白,连续报道过他对绿藻的生长、代谢和培养方法的研究结果。他还研究过柠檬酸、谷氨酸等的发酵生产和海水中的非硫细菌。

  作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创建人和所长,魏喦寿为筹划和建设该所付出了许多精力,对研究所的发展功绩卓著。他在化学方面也从事过多方面的研究。他进行过一些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建立了放射性元素钍的微量分析方法,研究过从海水中提取铀和制备感光乳剂等。

  魏喦寿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大学度过的,长期担任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但对高中化学教学也十分关心。曾编写过多部教材。

  魏喦寿生平除读书作实验外,无任何嗜好。作为一个诞生于本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不断的年代,魏喦寿始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他是我国工业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多年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生涯中,为开拓和发展我国的工业微生物学做出了显著贡献,并在化学研究中做出了成绩。近50年中,他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级人才。他的学生于70年代在美国建立了魏喦寿教授基金会,在美国新泽西州州立罗特盖尔斯大学(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定期组织学术活动迄今。

魏喦寿简历 :

  1900年7月23日 出生于浙江省鄞县。
  1922—1926年 日本京都大学化学工程科学习。
  1927—1930年 在国立卫生实验所从事研究工作。
  1929年 任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教授。
  1930—1937年 任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教授、系主任。
  1937—1946年 任中国国家资源委员会酒精工业总工程师。
  1946—1957年 任台湾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系主任。
  1957—1972年 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
  1973年6月4日 逝世于台北。

主要论著

  1 魏喦寿(主编).化学词典.上海:中国科学仪器图书公司,1930.
  2 魏喦寿.高粱酒.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3 魏喦寿,张曙明.农业微生物学.台北:正中书局,1972.
  4 魏喦寿,张曙明.农业微生物实验法.台北:正中书局,1972.
  5 Nganshou Wai.Twonewkinds of mould putrifying woodenhouses inthe orient.Tokyo: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Pan-Pacific sciencecongress,1926.
  6 Nganshou Wai.A new species of mono-Mucor,Mucor Sufu on Chinesesoybean cheese.Science,1929,70(1813):307—308.
  7 Nganshou Wai,P.S.Ching.Observations on Microorganisms under ul-travioletl ight:I.Aspergillus;Ⅱ.Rhizopus;Ⅲ.Saccharomyces.Journalof Fermentaion,1933:294—298,814—819;1934:279—283.

  8 Nganshou Wai,S.S.Mao.Studies on a Nectar-yeast.Taipei:Memoirsof the College of Agriculture,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1953,1(3):1—12.

  9 Nganshou Wai.Effects of some antiseptics on the growth of Chlorela.Physiologia Plantarum,1955,8:71-73.

  10 Nganshou Wai.Effects of some chemicals on the production of citric acidby Aspergillusniger.JChi Che Soc,Ser Ⅱ,1955:163—167.

  11 Nganshou Wai.Joint action of fungal and bacterial amylases on starch.台湾大学工学院工程学刊,1957,(2):1—6.

  12 Liu HP,Qu L T,Nganshou Wai.Glutamic acid fermentaion by soil bac-teria.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59,(1):19—26.

  13 Nganshou Wai,et al.Atlas of applied microorganisms,I-XV.Bulletinof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59—1969.

  14 Nganshou Wai.Film formation in Acetobacter rancens.Bulletin of the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59,(1):27—31.

  15 Nganshou Wai,QuLT.Co60 radiation-induced phenotypic mutation ofsoil bacteria.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60,(2):10—28.

  16 Nganshou Wai,Wai C M.Microdifussion analysis of bromine.Bulletinof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60,(2):1—10.

  17 Nganshou Wai,Wai C M.Isolation of non-sulfur bacteia in Taiwan seawater.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61,(4):29—32.

  18 Nganshou Wai,Lo S N.cartesian diver respirator for the study of oxygen uptake of yeast cells irradiated by X-ray.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63,(7):1-25.

  19 Nganshou Wai,Hung T C.Aqueous terephthalic acid as a sensitivedosimeter for ionizing radiations.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65,(11):9-16.
  20 Nganshou Wai,Sung S C.Hydrolysis of lecithin by phospholipase ofMucor.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67,(13):1—7.

  21 Nganshou Wai.Determination of sulfhydryl groups in yeast cell.Bulletinof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67,(13):8—13.

  22 Nganshou Wai.Cell wall composition of Actinomucor elegans.Bulletinof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68,(15):1—6。

  23 Nganshou Wai.comparison of hexosamine contentsincell walls of Aspergillus and Mucor.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Sinica,1970,(17):1—8.

  24 Nganshou Wai.Ultraviolet light and gamma-rays affecting the growthof Gold Sol.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70,(18):100—101.

  25 Mao S H.Nganshou Wai.Experiments in light scattering:I.ShrimpMoysin.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71,(19):53—57.

  26 Nganshou Wai.Biosynthesis of protein in bacteria(I).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72,(20):5—9.

  27 Nganshou Wai.Soybean protein and its fermented products.Bulletin ofthe Institute of Chemistry,Academia Sinica,1972,(21):9—21.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1年发酵工业网第1期电子周刊  |  2019年第13期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