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葡萄酒  维生素C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中国制药如何面对印度的超越

   日期:2009-09-28     来源:发酵工业网    作者:发酵网    浏览:959    评论:0    
  

  不久前,中国医药产、学、研三界近两百位代表参加在成都举行的中国抗生素60年高峰论坛上,中国医药企业普遍表示看好印度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并表示力争早日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本来中印两国制药产业历史国情、产业企业硬件、研发水平和发展时间都差不多,甚至中国制药产业还具备更多的先天优势。但是经过多年发展,印度已经产生了如Ranbaxy、Dr Reddy、Cipla等大型制药企业,且研发创新水平飞速提高,国际市场地位日益提升,而中国制药企业至今还处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内部不正当的价格竞争阶段。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印医药贸易摩擦不断,以青霉素工业盐反倾销案为核心的一系列贸易纠纷,涉及的相关产品贸易额动辄上亿美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国竞争的激烈。在印度医药领域不知不觉中崛起的同时,我们不能犯“恐慌综合征”。

  一是用仿制药进行原始积累,“仿中有创”。印度抓住那些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或即将过期的专利药的仿制和创新策略,为其快速崛起积累了原始资金,并赢得了绝佳的机遇。仿制药做大后,印度药企则开始考虑投资开发创新药,完成了由仿制到创新的过程。多年来,我国的药品生产也同样以仿制为主,与印度不同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药企的仿制更多地表现为“低水平的改剂型和几乎很少有创新可言”的状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药品仿制的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我国制药企业应该用两条腿走路,仿创结合,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尽快完成从单纯的仿制到“仿中有创,自主创新”的角色转变。

  二是及时进行产业升级。在制药界,典型的“印度模式”所代表的方式是,大部分企业先做普通原料药的生产,然后转型做特色原料药,最后拓展制剂生产领域,直至介入新药研发领域。从中间体到原料药再到制剂,由低附加值的原料药出口转向高附加值的制剂生产,这是中国绝大多数药企已经或正在走的路,但中国一些药企并没有像印度那样及时进行产业升级,必将导致后劲不足,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低下。

  三是有效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制药企业开发国外市场的经验不足,难以将制剂产品打入欧美发达国家。而印度制药企业采取与目标市场的本土药企合作的做法,从而克服了这一难题——通过欧美经销商组织和主要的非专利药公司建立联系,利用合作伙伴的销售渠道经销自己的产品;与跨国公司进行新药研发合作并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资源。同时,为进军发达国家,印度一些有实力的药企主动收购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利用其成熟的品牌、对当地法规政策的熟悉程度、某些产品的特许经销权和本国销售渠道,整合延长自己的产业链。

  而中国制药企业打入世界市场,往往采用传统的出口贸易方式。随着越来越多的药企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制药业需要确立适合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与最先进的制药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带动整个企业理念的发展、设备的更新以及产品结构的调整。

  四是重视人才培养永不过时。印度制药企业通过高薪吸引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据悉,印度制药企业的技术人员工资相当高,而且印度属于英语系国家,具有语言上的优势。中国的人才问题则主要表现在:缺乏既懂技术和管理、又有良好外语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工资较低也直接导致了难以留住高层次人才。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担当公司管理和业务骨干;二是借鉴别国经验,大力实施海外机构人员本地化战略;三是通过提高待遇,给予高素质人才更多的机会,使他们愿意留下。

  中国制药业发展离不开与国际制药强国的竞争,同时还要和印度这样的后起之秀角力,我们不能畏惧,更不能惊慌,关键是了解自身特点,并以此制定明确的目标,有准确地发展定位。只有如此,才能在国际药业版图上圈上属于自己的地盘。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1年发酵工业网第1期电子周刊  |  2019年第13期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