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葡萄酒  维生素C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青霉素工业盐涨跌匆匆诠释'过客心态'

   日期:2011-01-17     来源:发酵工业网    作者:发酵网    浏览:990    评论:0    
  

【本文摘要】  自信心不足和话语权缺失直接催生过客心态,具体表现就是急功近利的投机战略。价格上扬,企业纷纷复产或扩大生产规模;产能过剩库存激增再导致价格继续走低。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青霉素工业盐的价格迅速飙升,经历短暂辉煌,然后一路狂泄。这场充满戏剧性的产业异动如此迅速地草草落幕,以至于我们很难从产业战略的高度来探讨它所带来的影响——不过是另一轮短期价格导向下的投机冲动而已。但考虑到“2007年我国青霉素工业盐的总产能已超过七万吨,全球青霉素年需求量仅为五万吨左右”的现状,我们的企业,在掌握市场大局的前提下,依然迟迟不能拥有话语主导权,依然只能以过客的心态在价格和市场定位中来去匆匆随波逐流,这种情况愈发令人担忧。

  略作回顾就可以发现,对中国青霉素工业盐产业来说,价格是一个极度敏感,可以瞬间从风吹草动变成风声鹤唳的要素。2003年7月,青霉素工业盐价格跌至60元/十亿单位以下,国内生产企业正式掀起了青霉素工业盐第六次价格大战。不久,印度又对我展开反倾销调查。暂停为期1个月的青霉素类和6APA进口许可审批。致使我国该类产品出口在2004年7、8、9三个月跌入两年来的最低谷。2005年上半年,石药、华星、联邦制药的产能扩张启动,彻底颠覆了国内青霉素工业盐旧格局。在2006年5月份印度对中国反倾销案件传出印度撤销的消息后,国内青霉素工业盐出口数量便持续攀升,行情一路高歌猛进,但好景不长价格迅即回落。按照业内的话说即是,2003年~2004年上半年的青霉素价格大战,是国内制药企业竞争力增强战胜了国外竞争对手;2005年~2006年上半年的青霉素价格大战,则是国内制药企业自己打败了自己。从2005年开始,国外采购需求开始大量转移至国内,而国内企业之间过度的低价竞争,使中国制药企业不自觉地扮演着国外采购商的加工工场和赢利工具的角色。

  “印度企业停产或复产虽会对中国青霉素工业盐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真正左右该产品市场价格的,还在于国内生产企业自身的动向。”权威人士的这种表述有过高估计中国企业话语权之嫌。印度国内的青霉素工业盐产能确实并不大,全部加起来大概有5000吨的产能。因此,从理论上讲,即使印度企业开足产能生产,也未必能与中国的逾10万吨产能抗衡。但恰恰就是在印度复产后不久,中国企业的报价开始逐步下降。这种巨大的“心理恐慌”,也许比市场上真刀真枪的比拼更具杀伤力。以产能而论,“中国制造”已成青霉素工业盐市场的“巨无霸”,但这是靠低廉的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和“昂贵”的环保安全成本换来的,特别是过度低价竞争是一顶戴着越来越头疼的价值打折的“草帽”。虽然国外制药企业以大量采购来替代自主生产青霉素工业盐,但青霉素工业盐的尖端发酵和提取技术却仍掌握在国外制药企业手中,无尖端技术一直是中国原料药的硬伤和长痛。据悉,目前国外青霉素工业盐发酵能力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水平。

  自信心不足和话语权缺失直接催生过客心态,具体表现就是急功近利的投机战略。价格上扬,企业纷纷复产或扩大生产规模;产能过剩库存激增再导致价格继续走低。

  对于抗生素原料药的市场反弹行情的预判,无论是利好,还是利空,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么是产能继续过快增长,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市场过度竞争;要么就是资源闲置浪费,使用成本日益增加。“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青霉素工业盐连年的价格战、产能无序扩张、国外反倾销等因素使这一处于化学药制造链最低端的产业又身陷市场规律的原始阶段难以提升。控制产销经济规模、提高合理赢利空间、符合国家环保节能产业政策要求所带来的主动效应,能否真正改变满负荷生产、支付较大环保成本、销售价格低迷的被动状态,答案同样有待观察。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1年发酵工业网第1期电子周刊  |  2019年第13期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