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万古霉素  谷氨酸发酵  酵母  发酵  发酵罐  维生素  蛋白酶  胰岛素  柠檬酸  阿维菌素 

低度白酒的发展与创新

   日期:2011-01-12     来源:发酵工业网    作者:发酵网    浏览:703    评论:0    
  

前言
 中国白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具有千年以上的酿造历史。白酒蒸馏时酒精度高达70%vol以上,必须经储存降度后,方可饮用,因此又称为“烧酒”、“老白干”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白酒这一传统产业的发展,先后于1952年、1963年、1979年、1984年和1988年举办了五届全国评酒会,产生了国家名酒和国家优质酒。随之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酿酒工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中国白酒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1987年,国家有关部委在贵阳召开的酿酒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坚持“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和高效益的发展方针,逐步实现了高度酒向低度酒的转变,这次会议起到了指导生产、引导消费的积极作用,促进了白酒低度化的发展。同时,全国食品工业“十五”规划明确提出酿酒业贯彻“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方针,实现四个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变。2004年底,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全国食品标准2004-2005年发展计划》,对白酒标准作了重新调整,白酒行业各种香型、高低度酒的两个标准合并为一项标准,高度酒上限调整为60%vol,低度酒的下限则由原来的35%vol下调到25%vol,充分体现了国家提倡白酒低度化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与国际市场接轨,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国人对低度饮料酒的需求[1]。
1 我国低度白酒生产的回顾
 自1976年河南省张弓酒厂研制成功38%vol张弓酒,首开中国低度白酒之先河以来,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低度、降度白酒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目前,低度、降度白酒已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成(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为中国白酒生产消费主流。
 蒸馏酒按酒度可分为高度酒、降度酒和低度酒。以酒精含量计:50%vol以上为高度酒;40%vol—50%vol为降度酒;40%vol以下为低度酒。纵观中国历史发展和国情的变化,中国白酒的演变深深地打着时代的烙印。在计划经济年代里,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低下,白酒的高消费主要集中在国宴、重大庆典和逢年过节等,而日常百姓消费则主要是一般的低档高度酒,其作用是消除劳作疲倦或一醉解百愁,根本不去考虑什么安全、营养等问题。改革开放以后,国力增强,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我国已成为白酒消费世界级大国,国人对白酒的质量、口感、酒度等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白酒的多品种、优质低度化需求日益凸现。同时从国家节粮、降耗、增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产业政策出发,发展低度白酒,用相同量的粮食生产更多的产品,降低能耗,提高产量增加利润和税收,利国利民。由此可见,发展低度白酒对饮者安全健康和文明进步,构建和谐社会都是必然趋势。
1.1 生产低度白酒遇到的问题
 河北邯郸丛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是1994年在原邯郸市酒厂基础上改制组建而成的国家大型二档企业,系全国食品行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地处河北省南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市,是我国黄河北岸最早以泥池为发酵容器生产浓香型大曲酒的厂家。在我国酿酒科技史上,曾因发明“人工老窖技术”而蜚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本公司主导产品丛台酒是河北省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蝉联历届河北省名酒,1978年在轻工部召开的“全国名优酒会议”上,受到专家高度评价,崭露锋芒。同年,在河北省科技大会上,荣获河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酒。那时候丛台酒为高度酒,酒精度53%vol,品种单一。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邯郸市酒厂科技创新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享受高度丛台酒国优名酒荣誉的同时,学习从长沙会议带回的张弓酒厂经验材料,开始酝酿低度丛台酒的开发研制。当初次接触这项技术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基础酒加浆降度后,失光浑浊。因当时我厂不具备冷冻设备,一时间一筹莫展。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两次走出河北赴河南张弓酒厂学习取经,从中了解导致问题的根源和冷冻过滤法机理,逐步从理论上揭示了构成低度白酒浑浊沉淀物质是: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等高级脂肪酸乙酯[3],经历了从“茫然”到“知其然”,再到“知其所以然”的认识过程。多少年过去了,张弓酒厂的无私帮助和兄弟省份白酒企业间的真诚情谊,使我们至今仍难以忘怀。
1.2 生产低度白酒的科研进程
 在张弓酒厂经验的基础上,全国各酒厂相继开始对低度白酒进行研制,在消除白色浑浊沉淀上分别采用了活性炭、淀粉、树脂等吸附法和再蒸馏法、增溶法、臭氧催化法等,各种方法效果各异,有待于深入研究。我厂在经历上百次试验之后,最终确定以褐藻酸钠吸附,再通过膜过滤法澄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2.1 澄清吸附剂——食用褐藻酸钠
 褐藻酸钠是我国近年来开发的优良食品添加剂,产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无味、几乎不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而溶于水则成粘稠的糊状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成膜能力,可形成柔软或强硬的薄膜或纤维。褐藻酸钠溶液中的羧基呈负离子状态,对带正电荷疏水性悬浊液体有凝集作用[2]。
1.2.2 试验方法及用量
 鉴于褐藻酸钠以上的特性,我们通过多次试验,最后以每kg浓香型低度白酒加入0.5—0.7g褐藻酸钠为最佳用量。其加入方法是,先将称好的褐藻酸钠加入少量纯净水调成糊状,投入待处理的酒中,充分搅拌,静置48小时,使其沉淀吸附。因褐藻酸钠本身带负电,在静电作用下,它能将低度白酒中浑浊物质吸附凝集在一起(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使酒中出现无数片状物质并有部分沉淀,上清液白色浑浊基本消失。然后采用膜过滤法,即得清澈透明的低度白酒。
1.2.3 试验结果(见下表)
 从下表可以看出,用褐藻酸钠处理浓香型低度白酒,理化指标没有大的变化,香味成分损失小,效果可行。经加入冰块、矿泉水降至5℃试验,处理后的酒也不会再发生浑浊。另外,食用褐藻酸钠本身对人体有保健效果,它有利于胆固醇的体外排出,有抑制病毒和降糖减肥等作用,因而该添加剂的使用增加了酒的保健功能,为研究和开发低度白酒新品种开辟了新的途径[2]。经科学研制,1991年降度丛台酒(49%vol)、低度丛台酒(38%vol),双双被评为全国轻工业优质产品,荣获国家质量奖银质奖章。
2 低度白酒口味的改善
 从目前看来,由于各种吸附办法和纯净水的普遍使用,处理低度白酒的混浊沉淀已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低度白酒“味淡”、“欠丰满”和货架变化等。在当前各种白酒充盈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低度白酒的品质风味显得尤为重要。本人认为首先要从提高基础酒质量上抓起,在调味酒品种和多香型组合上实现突破,通过延长初次勾兑静置存放时间,观察其物理和化学变化,然后进行灌装前的二次调味,保证成品酒上市后与设计小样一样。
 调味是近几年在白酒生产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是勾兑以后的精加工,它赋予酒体灵魂和生命。尤其是在低度白酒生产中,由于冷冻过滤或吸附处理,某些微量成分或多或少都会发生变化,因而只有通过调味,才能使酒质稳定和提高,所以调味是低度白酒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调味作为最后一道精加工或艺术加工,是一项非常精细而又微妙的工作,用极少量的精华酒,弥补低度酒在香味和口味上的欠缺或不足,使其优雅细腻,完全接近或超过设计风格。有人把勾兑比喻为“画龙”,把调味比喻为“点睛”。画龙点睛既恰当地说明了勾兑与调味的关系,又阐释了勾兑和调味的重要作用[3]。

 调味技术深奥莫测,需要调酒师对感官指标的评判能力以及逻辑组合构成的水平。但从理论上分析大体有三种解释:
  一是添加作用:就是在低度白酒中添加特殊工艺酿制的调味酒,其中的微量芳香物质,引起低度基础酒的质量变化。
  二是缩合反应:如调味酒中的乙醛与基础酒中的乙醇进行缩合,可以产生乙缩醛,该成分是呈香呈味物质。
  三是平衡作用:曲酒中的香味主要是由占总体的1%—2%左右的微量成分所构成。这些微量成分,包括有机酸、酯、醇、醛和羰基化合物等,这些不同气味和不同浓度的芳香物质混合后,有呈香呈味的主体香成分,也具有缓冲、烘托的助香成分,同时通过协调平衡复合成酒的典型风格。总之,就是通过加进某些气味强度和物质浓度打破基础酒原有的平衡,重新调整酒内微量成分的结构和物质组合,促使平衡向新的理想方向移动,从而达到新的协调和平衡[3]。
2.1 调味酒的选择
 低度白酒的调味方法,首先要通过色谱分析和人工品尝确定,弄清基础酒的不足之处,明确设计思路和主攻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以此确定选用哪些调味酒来弥补基础酒的不足和缺陷。调味酒选取是否恰当,关系甚大,往往起着动一发触全身的效果。切记调味酒用量不可过大,否则经处理后的基础酒就会出现酒体发白失光,透明度降低,以致前功尽弃。
 目前,在浓香型低度白酒中使用的调味酒大体有:双轮底调味酒、冰糖调味酒、陈酿调味酒、老酒调味酒、酒头调味酒、酒尾调味酒等。虽然这些调味酒香味丰富,各呈特色,但终究是在浓香型这个范围之中,而人们追求理想的酒体特点和风格,所含微量芳香成分这些调味酒中并不具备(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我们大胆地进行了运用多香型调味酒勾调的尝试,历经上百次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实践证明,多香型融合为低度白酒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4]。
2.2 产品的创新设计
 现有低度基础酒1000kg,感官品评酒体纯净,香气平淡,欠丰满醇厚,故需调味。根据其缺陷和不足,选用三种调味酒:①浓香调味老酒,香甜醇厚;②酒头调味酒,前香喷口;③酱香调味酒,留香持久。分别取60、40、20ml,混合均匀。分别取低度基础酒50ml置于6个三角瓶中,各加入混合调味酒1、3、5、7、9、11滴,充分摇晃,10分钟后进行品尝。结果表明,加入5、7滴者较好,取加7滴者定型。
 滴加量计算:根据实验得知200滴为1ml,则每滴相当于0.005ml,50ml基础酒中加一滴,即为0.01%。由此可知上述酒样中所加的调香酒为0.07%。根据用量进行计算,调味酒用量=调味比例×需调基础酒数量(kg)。
 现要调兑的基础酒为1000kg,小样调味比例为0.07%,则调味酒的用量应为0.07%×1000=0.7kg。若调味酒的比重是0.95,则0.7kg调味酒约为735ml,根据混合比例,需①号调味酒367.5ml;②号调味酒245ml;③号调味酒122.5ml。混合后品尝,酒体丰满,香气幽雅,绵柔爽净,达到了设计质量要求。
 分析得知,这是各种微量芳香物质在平衡、烘托、缓冲中发生的作用。尤其是加入酱香型调味酒,含量较高的丁酸乙酯和其复合香气与浓香型主体香的融合,其放香阈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待于深入研究。
3 结果讨论
 博采众长,相互借鉴。以三大基本香型为基础,各香型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用多种香型酒调味可起到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如清、浓、酱组合调味,不仅提高了自身产品的质量,而且使酒体呈现出“丰满、绵甜、柔顺、净爽”的独特风格。这是因为某香型调味酒的加入,实际上等于在运用其生产工艺特点的独特长处,弥补了另一生产工艺的不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香型融合勾调之后的酒品,其原辅材料和糖化发酵剂等也都相应发生了某些变化。多香型的融合创新是产品走向新时代的必然趋势,是我国酿酒科技的重大成果。只要口味符合广大消费者的要求,有市场空间,不必拘泥于传统香型的羁绊。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香型的借鉴融合、创新,新的低度白酒将会不断涌现,它将不仅满足国人日益变化的消费习惯,还会走出国门与世界名酒抗衡[4]。


参考文献:
  [1]黄永光,黄平.低度白酒产业效应及其发展.酿酒科技,2007.(6):87-88.
  [2]张书田.褐藻酸钠在浓香型低度白酒中的应用.酿酒科技1981,(1):12.
  [3]庄名扬.浓香型低度大曲酒生产技术.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6.
  [4]李大和.低度白酒发展的思考.酿酒科技,2007.(6):85-86.

作者简介:
 张书田,男,大学本科,邯郸丛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多年从事白酒工艺、酿酒科技史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家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重大论文成果被载入《中国酿酒工业年鉴》,本人业绩被国家人事部载入《中国专家大辞典》。

 
     
    更多>同类技术资料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资料
    网站首页  |  2021年发酵工业网第1期电子周刊  |  2019年第13期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