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氨基酸  柠檬酸  发酵  味精  色氨酸  葡萄酒  维生素C  维生素  微生物发酵  头孢 

陈騊声——我国最早的发酵工业专家

   日期:2011-01-12     来源:发酵工业网    作者:发酵网    浏览:1500    评论: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位领军人物参选资料)

人物简介:

陈騊声,字陶心,1899年9月6日(乙亥年八月初二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南台保福山。祖父和父亲都是清朝举人,但他三岁丧父,兄弟四人由母亲历尽艰辛抚养成长。1918年自福建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北上就学北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科。1922年大学毕业后,在山东溥益实业公司糖厂及酒精厂工作。1927年后,先后在北京京师大学,南京中央大学,上海劳动大学任教。1930年转入实业部南京中央工业试验所任技正兼酿造室主任。1932年公费赴美国留学,在路易斯安那大学糖业学院得理学硕士后,又转往威斯康幸大学进修。

1934年回国后,继续在中央工业试验所工作。1934-1937年应聘为建源公司上海中国酒精厂总化学师。在厂年余,生产蒸蒸日上。八一三事变,工厂被日机炸毁。先生一度失业,专门从事写作,间或在上海一些大学兼课。1940年转任新亚酵素厂技术总监。该厂为中国第一家从事酵母生产的工厂。抗战胜利后,兼任上海华星酒精厂技术顧問,及经济部上海工商辅导处化工组组长。1947年,工商辅导处撤消,改任上海工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0-51年间,奉食品工业部委派,到东北协助糖厂和酒精厂复工事宜,又到西北各省勘定甜菜糖厂的建厂厂址。1952-56年兼任华成化工厂(今上海酒精厂)技术顾问,并一直担任上海酒精一厂和二厂技术顾问到1957年。1955-56年任上海第一地方工业局化验室技术顾问,1956年该单位改组为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任发酵研究室主任。1966年,该室自轻工所分出,成立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继续主持研究工作至1982年。1982年6月,应聘为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工程系主任。辞世前,为该系名誉系主任、教授。

陈騊声先生在北京、南京、上海数度任教,为我国发酵工业培养不少人才。早年在京师大学兼任讲师、中央大学讲师、国立劳动大学副教授。1934年兼任国立交通大学发酵化学特别讲座。抗战期间,在上海大夏大学、圣约翰大学、暨南大学、沪江大学等校兼课。1950-52年,兼任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教授。1953-1954年间,兼任复旦大学、上海第二医学院教授。1980年应聘为上海科技大学顾问教授。1982年以83岁高龄为科大创立生物工程系。

陈騊声历任中华化学工业会理事,上海化学会理事、理事长,上海化工学会副理事长、顾问,中国化学会理事,上海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酿造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食品协会理事,上海食品协会理事,上海市第六届政协委员,上海市第七届人大代表。1956年加入了九三学社,1978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同年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就个人奖,1990年荣获国家教育委员会荣誉证书。他的专著《中国微生物工业发展史》荣获1977—1981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1986年9月1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騊声是迄今所知我国第一位实际从事微生物工业发酵的科学家。1922年他大学毕业后即到山东济南溥益糖厂附设的酒精厂(今山东酒精总厂前身)担任技术工作,这是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最早的几个酒精厂之一,准备用甜菜制糖后的废糖蜜为原料发酵生产酒精。陈騊声开始来到该车间时,主持技术工作的是从日本聘请的技师渡边,由于渡边对以甜菜糖蜜酿造酒精没有经验,在使用糖蜜酿造酒精时,未将糖蜜特别处理,致使发酵遭遇困难,开工后屡试屡败。陈騊声大胆接受了试验重任,悉心研究发酵失败的原因,而设法免除之,终于使发酵得以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酒精产率。这一成果被当时担任公司技术顾问的德国专家林德曼和日本专家堀宗一的签字认可。为此,厂方特别举行酒精出货庆贺大会,当场宣布陈騊声晋升为工程师,加薪一倍,并取代了渡边的技术主任职务。23岁的陈騊声以出色的成绩开始了自己后来70年的工业微生物学生涯。在美国进修期间,曾跟随当时闻名的酒精发酵专家欧文氏(W.L.Owen)研究酒精制造。回国以后被聘为新开设的中国酒精厂总化学师,又成功地用甘蔗糖蜜作原料大量生产酒精。后来陈騊声一直是酒精酿造界的著名专家,长期担任上海酒精厂的高级顾问。1955年,我国当时酒精酿造中仍采用固体曲工艺,这种工艺劳动强度大,占地面积大,严重影响了扩大生产受到限制。而美国和日本早已采用液体曲。为此,陈騊声首先提出开展液体曲的研究,在上海市和当时的食品工业部支持下,液体曲制酒精被确定为1957年全国性科研重点项目,有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食品工业部制酒局上海科研所、华南工学院和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参加,由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负责,该所发酵组在陈騊声指导下,于1959年全面完成,并在生产中应用。陈騊声于1958年与其他作者合作编著了《液体曲研究》一书,1959年又编著了《酒精发酵研究》。在上海科技大学工作期间,他已经80多岁,还在指导细菌发酵生产酒精的试验。在当时,这是全世界的研究热点。

上世纪30年代初在中央工业试验所工作期间,陈騊声对我国传统的酱油酿造工艺改良作出过贡献。他从酱油曲中分离出蛋白酶活性强的米曲霉,制成纯种曲,分发给各地试用,既提高了酱油的产率,又缩短了制曲时间,还不受季节限制。在缩短酱油酿造时间方面,他创立了所谓"Y"式酿造法,即把酱油曲中的大豆和麦子分开加盐水发酵,然后再合并发酵,可以在两个月中制成成熟的酱油。小试验成功后,他利用一个数百平方米的旧造纸厂的平房建造了100多个保温发酵池,批量生产酱油,也获得成功,立即引起了国内酿造界的重视,被认为是中国酱油酿造改革的先声。他也是国内首先开展以豆饼代替大豆,以麸皮代替小麦,生产酱油试验者之一,以后这些技术的推广,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粮食。为推广新法酱油的生产工艺,他曾开设酱油讲习班,自编讲义,自任讲师,为酿造界培养了不少人才。

陈騊声思想敏锐,经常查阅文献,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并笔耕不缀的习惯直到临终没有改变。由于他能熟练掌握英文和日文,在当时本行业年轻人普遍外文水平不高的状况下,为本单位,乃至全国及时提供了许多新鲜信息和决定研究方向的建设性意见。例如在上海开展的细菌淀粉酶研究、糖化酶与蛋白酶的生产和应用研究、浅盘发酵生产柠檬酸的研究及其他有机酸发酵研究,谷氨酸和核苷酸的发酵生产研究等,他都能及时写出专门书籍,对从事有关工作的年轻人有很大的帮助。

陈騊声是微生物学界少见的著作等身的科学家。从192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编著的第一本书《世界各国之糖业》开始,60多年里他编写了数十部著作,超过千万字。抗日战争时期他编写的大学丛书《酿造学总论》和《酿造学分论》,洋洋140万言,194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当时少见的教科书。1953年编写的《实用微生物学》,也是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许多非医学微生物学专业的工作者案头常备的书籍。《中国微生物工业发展史》,是我国迄今唯一的记录工业微生物学在我国发展的专著。他主编的《发酵工业词典》,也是本行业少见的有用工具书。
1982年5月6日,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曾在上海科学会堂联合召开"庆祝陈騊声教授从事工业微生物工作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年愈80的陈騊声的贡献得到了国家和同行的肯定。他的老同学、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胡厥文先生作诗祝贺:"民强端赖能生产,国富全憑科学工,不倦勤攻六十载,前程贡献利无穷"。

陈騊声家学渊源,多才多艺,既是著名的微生物发酵专家,又擅丹青,工书法,还是诗人。在他晚年自费印刷的诗集《观微集》中,记载着1975年他用五言古风描绘微生物的诗篇。用诗的语言将微生物的特点精炼地表达出来。这也许将成为微生物界的绝唱。特恭录于此:

"漫谈微生物"

大块一微尘,细菌之所宅,数如恒河沙,何啻千万亿,空际长浮沉,

地中暗栖息。物小而害大,无处不侵袭,螫之草木枯,触者人畜疾。

虽然闻莫惊,其理有可述。天生万物中,生存有定律,共生与抗生,

变化乃无极,有害即有益,操纵在人力。酵母同霉菌,相处久相习,

酝酿成浊醪,理浅原易识,利用此共生,久传酿酒术。两菌相斗时,

一菌辄败北,胜者显何能? 治病料可必,又凭抗生力,遂创奇药物。

何况菌体中,富含蛋白质,何曾夺我粮,却可增我食。匪夷之所思,

矿石亦能蚀,用之于冶金,不使一物失.饲之以石油,变化更百出,

居然作衣裳,助耕复代织.宙合若洪炉,风火日蒸炙,万汇生其中,

无异一瓦甓.近代科学精,体会多奇获,臭腐化神奇,斯道宜羽翼。

本文主要参考了下列文章:

陈征贻:"陈騊声",载《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理学编 化学卷》;胡学智:"我国工业微生物学的先驱者陈騊声教授传略",手稿,中国微生物学会存。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2021年发酵工业网第1期电子周刊  |  2019年第13期  |  设备维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4036847号-1
    Powered By DESTOON